春秋假:不止“多休几天”这么简单
近日,浙江全省推行春秋假的消息在网络刷屏,广东、湖北等地也陆续公布秋季假期安排。春秋假从政策文件落地为校园日历上的真实假期,为中小学生送上了一份应季而至的“季节福利”。3天法定假衔接周末形成的5天小长假,不仅是时间的调整,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社会治理的深层变革。
春秋假的深层意义远不止“多休几天”这么简单。在“双减”持续深化的背景下,它更像开启“多元教育”的钥匙,为师生消解连续教学带来的身心疲惫,同时也为教育突破教室围墙创造条件。春踏青、秋游学,气候宜人之时走出教室,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育。杭州有家庭准备带孩子走进良渚博物院,在玉器纹路中触摸远古文明印记;恩施的学校将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,在秋收劳作里收获快乐。所谓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唯有将知识置于真实场景,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。可以说,春秋假为“行走的课堂”提供了可能。
对社会而言,春秋假催生的错峰出行需求,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新引擎。参考以往数据,秋季亲子短途游预订量同比上涨近一倍,周边农场的农耕体验、非遗工坊手工课程出现预约火热的情况,这种“分散化、体验式” 的出行模式,不仅缓解了节假日旅游压力,更契合当前扩内需、促消费的政策导向。一个看似微小的假期调整,正在释放可观的经济效应,为文旅市场注入温和而持久的动能。
同时,春秋假也为重塑家庭关系提供了契机。春秋假提供的错峰假期,为不少家庭创造了难得的亲子时光。无论是短途旅行、社区志愿服务,还是共同完成一次家庭劳动,都是情感联结的珍贵载体。社区也应势而动,联动图书馆、科技馆开设假期主题课程,依托公园绿地开展自然科普活动,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孩子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当然,新政落地之初难免面临问题。部分家长担忧“孩子放假、家长无假”,托管服务如何跟上?也有声音担心学校借机布置大量作业,使假期名存实亡。对此,需多方协同破解:教育部门可联合社区、少年宫探索“公益托管+兴趣课程”模式;学校应转变观念,鼓励以社会实践替代书本作业;城乡之间可通过线上资源共享、公益项目扶持,缩小实践教育差距,确保春秋假红利惠及更多孩子。
春秋假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、政策回应民生期待的一次温暖交汇。它让孩子看见课本之外的世界,也为家长创造更多亲子陪伴时光,还以小假期撬动“大民生”与“大消费”。这一制度探索,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,也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体现。
当假期不再只是“补课”或“刷题”的代名词,而是成长、陪伴与发现的旅程,教育才真正有了温度。期待更多地方加入探索行列,让这份“季节福利”从局部试点走向普遍实践,成为提升民生质感的重要支点。(刘向东)
来源:内蒙古观察
-
2022-09-04
新学期,开好局,起好步!
2022年9月1日,新学期开学第一天,呼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全体教科研人员深入市四区学校、幼儿园和直属学校,调研了解学校开学情况。这已成为中心多年的一项常规工作。此次调研工作共派出60名教研员,...
-
2025-03-19
教育部最新公布!呼和浩特这个县上榜!
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公布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(市、区)名单的通知》,公布2024年全国188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(市、区)名单,内蒙古自治区康巴什区、武川县、海勃湾区等...
-
2021-12-23
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凝心聚力未来可期
教育兴则国家兴,教育强则国家强。2021年,全区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扎实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,“十四五”开局实现开门红。
关于我们
总部电话:
0471-4816262
总部地址:
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哲里木路39号
预约报名
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1003号